色差石材怎么做?我来支招

发布时间:2025-02-21
流量次数:7
友情链接:

天然石材作为千万年才形成的传统建筑材料,其颜色、纹理不象工业产品的瓷砖、岩板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调整,使颜色、纹理协调、均匀、满足需求方的要求,达到建筑装饰的无色差或少色差。

如果建筑物使用石材装饰成无色差,或少色差的效果,我认为是在浪费石材资源,是在践踏石材资源,不如直接做清水泥装饰,或在建筑物上喷上真石漆,刷上仿石材涂料,施工简单,价格便宜,效果也不赖啊!

欧美的石材建筑物装饰那有什么色差的概念,欧美的石材生产厂家哪有排板之说啊!你购买了他们的天然石材产品切成规格板装箱就出货了。

这令我想到2017年做的深圳万象天地米兰灰的产品,从意大利购回来的标准900*600规格板重新排板验收出货。这是个米兰灰石材用量在8000平方以上的工程,而且是室内地面工程,用量如此大,怎么可能不存在色差呢?而且这种材料本身也存在一点色差。

走遍世界用天然石材装饰的建筑物,我相信只要不是中国生产制造的天然石材产品,基本上都存在色差,色差在欧美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质量问题,那是客观自然的体现,是真实美的体现。在对待石材自然美上,我们怎么就与他们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呢?

石材色差很普遍地存在于天然石材中,尤其以大理石最明显。我们在承接小的(面积1000平方以下)工程时要确保石材色差小有可能可以达到,当一项重大工程的面积在1000平方以上时要做到色差小是很难做到的了。

至于那些石材本身普遍存在色差的,可能一、二百平方都难保证其不存在色差。比如德国米黄,金色年华、西班牙米黄、莎安娜米黄等材料。

从古到今,大面积使用天然石材的工程项目要想保证整个项目没有色差或色差很小对于大理石而言较难以做到的,即使对一些较稳定的花岗石来说也会存在色差。

天然石材色差是天然石材绕不开的问题,也是石材人我们必须正视,认真看待的问题。否定这个客观事实是不现实的,不科学的。 

图1意大利著名的建筑物比萨斜塔,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筑物,建造于1173年8月,位于罗马式大教堂后面右侧,是比萨城的标志建筑物,用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去拜访过的朋友说斜塔石材色差很大,以中国人石材质量标准看“垃圾建筑物”。从图1中可以看出斜塔存在较严重色差。 

图1 比萨斜塔 

图2 比萨教堂

图2是毗邻比萨斜塔的比萨大教堂,与斜塔一样存在色差。意大利比萨大教堂是意大利著名的宗教文化遗产,是意大利罗曼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在比萨广场上有大教堂、洗礼室、钟楼和墓地。比起教堂本身来说,比萨斜塔的名气似乎更大一些。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

教堂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长95米,纵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圆柱。全部建筑群完成耗时288年,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也是比萨城的标志性建筑。教堂的外墙是用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砌成,色彩庄重和谐,装饰华美,但都天然石材的自然美。 

对于存在色差的石材的做法不是要求无色差或色差小,应该是要求整体效果的和谐或协调一致。在中国大多数人的理念却不是这样的,他们并不是讲究色调的协调或和谐,死揪“无色差或色差小。”

图3 德国瓦尔哈拉神殿

图3为朋友从德国拍摄来的瓦尔哈拉神殿实景图片,灰色天然石材装饰,多立克柱和山形雕刻墙,雄伟而庄重。瓦尔哈拉神殿是一座纪念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名人堂,这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建于1830年10月18日,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雷根斯堡以东的多瑙河河畔。该神殿由巴伐利亚路德维希一世授命,由建筑师利奥·冯·克伦泽设计和修建。瓦尔哈拉神殿拥有近200个纪念牌匾和半身像,其中人物跨越了2000年历史。 

从图3可以看出来如此重要的建筑物每条多立克柱都存在色差,但从建筑物的整体效果看不因材料的色差而影响其装饰效果,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色差,才使该建筑物有了厚重和历史感。

图4 巴黎大皇宫

图4朋友从法国拍摄来的图片,是法国巴黎大皇宫。大皇宫是巴黎的著名建筑,是为举办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而开放的。这一建筑物以典雅的玻璃、金属穹顶、高大的廊柱以及丰富的雕饰而闻名。从图片看石材存在存在严重的色差。

图5 大理石宫

俄罗斯大理石宫是圣彼得堡的著名建筑,建于18世纪,位于涅瓦河畔,面对战神广场。建筑共分三层,外表为银灰色显得的格外庄严。从图5看大理石宫也是存在严重色差的一个石材建筑物。

图6 故宫

图6为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中国重要而知名的重要建筑物,也是重要的石材建筑物。到北京旅游的人必定去故宫参观。故宫的白色汉白玉栏杆和烟灰色的护栏板存在色差,但这并不影响故宫成为中国重要的历史建筑物。

图7深圳音乐厅

图7、图8为深圳音乐厅石材外立面装饰图片。深圳音乐厅坐落在福田中心区,由享誉国际建筑界的日本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先生主持设计。图7材料为金年华,一种石材色差非常大的石材。从图片可以看出立面的色差非常大;图8为津巴布韦黑火烧面石材。津巴布韦黑是一种颜色稳定的花岗石材材料,但是由于立面过大,不能保证立面颜色的一致性,从图片看存在色差。

图8深圳音乐厅


本文给出了古今的一些色差严重的建筑物,有中国的,日本的,欧洲的,而且这些建筑物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影响很大。但是这些建筑物并没有因为装饰它的石材色差大,遭到世人唾弃,谩骂。相反,正是因为装饰它们的石材存在色差,才使它们成为了历史感厚重,自然质朴,蕴含隽永的建筑。 

在面对色差大的石材,或大型建筑物使用同种石材量大的石材又无法保证同一面颜色基本一致时,石材生产企业该如何做?我提出几点意见或看法,供石材同仁们借鉴:


01、实事求是供样板

石材提供样板讲究方法的。一些石材生产企业害怕不能承接订单,在提供存在色差的石材样板时不从材料的真实客观情况出发,提供的样板太好,误导项目方以为这种石材没有色差,或色差很小,甚至出现提供样板的销售人员蒙骗项目方人员,给自己埋下后期供货麻烦的隐患。

对一些本身存在色差的石材提供样板我认为应该实事求是,反映石材本来的真实面貌。与其后续供货收款麻烦,不如事先将石材存在色差的问题早点暴露出来。

天然石材对任何一家石材生产企业都是公平、公正的,你的企业面临色差的问题,其它企业同样面对,没必要回避和隐瞒,给自己找麻烦。


02、料少勿急于求成加工

一个重大石材工程项目如果材料确实存在色差时,我的观点是尽量等材料多了再加工,不要因为项目交货期紧急,项目方催货就急于加工,可能给后期来料配料带来麻烦。因为不同时期来的料可能与之前的料风格相差大,导致与先加工的材料颜色、纹理的极不协调,影响整体效果,出现同种风格的料过于集中在一块,与本文4、相矛盾。


03、认真规划,合理分配色差材料

文中所谈的“认真规划”并不是说对石材进行“精心规划”使其没色差或色差小,而是说将存在色差的料按不同风格打散开来,同种风格的料不要过分集中在一块了,使整体的风格显得协调。


04、打散色差板

做石材色差的板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石材生产企业不懂得加工色差板时必须将不同种颜色的板打散,不要将相同颜色、纹理的板集中在一块,出现这里一团白,那里一团黑的效果。但是很多的石材生产企业往往这么做的,令本来可以做得很好有色差的项目没有做到应有效果。

图9的里的材料黑斑与色差排板处理很好,将黑斑和色差的为打散了,没有集中在一块。

图09

图10的色差处理非常不好,将颜色深的板全部集中在一块,上下两端是浅色的板,很不协调。图11的色差处理相对较好,将深与浅的板打散,显得色差相对较协调一些。

图10

图11

图12卡拉拉白拼花是用同种料拼接在一块的。由于卡拉拉白存在色差,尽管色差不是很大,但切成小块后色差更明显。图12中有些产品深、浅色调打散较好,虽然产品存在色差,但整体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

图12

图13为深圳的一个重要工程。虽然德国米黄料存在较大的色差,但是由于工厂控制较好,生产加工时将不同风格和颜色的料打散了,使整个墙面看起来存在色差,但整体的装饰效果非常不错,很协调,并没有给人很大的色差感觉。

05、色差材料勿染色

中国的石材生产企业一旦做到存在色差的石材时总试图让它没有色差或色差小,通过对石材染色的方法来消除色差。这样做我认为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

染色可以骗一时,却骗不了一世,一旦随着时间的流逝石材表面的染色剂退去或发生了变化时,石材表面出现花花脸脸效果更糟糕,还不如石材原本的自然色差的效果,况且染色的石材效果相比自然的效果更不自然,只能糊弄那些不懂石材的人。

为了让石材闪烁自然的光彩,还是让石材保持其自然的色彩和配色吧!